網頁

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


常年期第二主日


「天主的羔羊」
在梅瑟法律之前,羔羊成為犧牲的獻祭。以民出埃及後,尢其梅瑟法律完成之後,羔羊多次被視為無罪、無辜、無依、無靠的象徵。若翰指正耶穌為「天主的羔羊」,是暗示耶穌為真正的逾越節羔羊。默示錄中多次稱耶穌為「羔羊」,這「羔羊」不但是待宰的羔羊,而更是坐在天主的寶座上,永遠在光榮中作主的羔羊,這是因為祂用自己的寶血救贖了世人的原故。洗者若翰稱耶穌為「天主的羔羊」,也表示已經來臨的默西亞,並不是為人民所希望的,耀武揚威,得勝仇敵,建立達味王國的君王,而是忍苦受辱,用自己的寶血、聖死、聖化世人的羔羊,名叫「天主的」羔羊,因為祂完全屬於天主,且是天主所揀選而樂意接受犧牲的。

「上主的僕人」
基督,上主偉大的僕人,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,一心一意祂只求承行父的旨意,謙遜自己,忘記自己,「我來就是為服務別人,而不是受服務」,廢寢忘食地傳揚福音,最後在十字架上,交出了自己的生命,為我們做贖罪祭。當我們領受聖洗,進入教會時,上主也同樣對我們說︰「你作我的僕人,我要使你作萬民的光明……。」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負有將救恩宣告萬民,傳揚萬邦的重責。

常年期第二主日
從讀經一裡,我們看到天主召喚人做祂的僕人,可以說有兩種作用。首先,這個僕人要帶領離開天主的人回頭歸向天主。讀經一敘述,上主對祂的僕人說︰「你作我的僕人,復興雅各伯支派,領回以色列子孫」。以色列與天主的關係,一向如此,總是不斷的離合散聚﹔每當以色列離開天主時,祂都會仁慈的派遣自己的僕人,去引導以色列回頭。譬如依撒意亞先知就常為天主所派遣,去提醒以色列,遵行天主的召喚而行事。此外,天主的僕人還負有另一項使命,就是「成為萬國之光,好使天主的救恩普及全世界」。所以這個任務是進一步地,讓大家獲得天主的救恩。 今天的福音中,若翰稱耶穌為「天主的羔羊,除免世罪者」,並作證說「祂就是天主子」,我們是否也可在這樣稱呼上,更認識祂?耶穌基督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,因為祂全為了承擔世界之罪,而甘願犧牲、受難死亡、毫不推諉、毫不爭辯﹔猶如被人牽去,任憑宰殺的羔羊一樣。 這樣的羔羊看似軟弱無助,但卻承擔起普世的罪惡。當年降災埃及時,以色列民曾以羔羊的血塗抹門楣,而躲避災禍﹔賴羔羊的血,以色列人倖免於難。耶穌就如被充作犧牲的羔羊,以自己的血,為人類換得新生命。這樣的羔羊是無辜的,但卻為人類帶來救援,使人出死入生。在「天主的羔羊」身上,天主的愛完全流露﹔就在軟弱無辜的羔羊形像上,讓人相信若翰的作證︰「她就是天主子」。 天主叫人以僕人之職來傳揚祂的愛,若翰以羔羊之形像來作證耶穌是天主子,這是否意味︰服務和犧牲,更勝過強權和勝利?若翰願意給人傳達天主父和耶穌基督的恩寵與平安,生活中的服務、犧牲,應是傳達這恩寵與平安的途徑。


多倫多天主教華僑中心嘉模聖母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